本期聚焦:坚持亚运兴城,推动钱江世纪城城市新中心建设
更新时间:2020-08-10 内容来源:
钱江世纪城是亚运筹备的主战场、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板的主阵地。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钱江世纪城坚持以亚运筹备为总牵引,全方位释放亚运综合效应,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城市品位能级大幅提升,新中心形象日渐展现。
7月30日,区政协举行十四届八十五次主席会议,为助推钱江世纪城打造城市新中心建言献策。会上,区政协委员、智库成员结合前期调研,从做强未来产业、做新城市建设等角度深入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以下是部分区政协委员、智库成员的发言摘要。
特邀界别委员徐玉利:理顺城街管理体制,发挥体制融合优
势。一是明确城街职责分工。进一步理顺钱江世纪城管委会与盈丰街道之间的城街关系,钱江世纪城主要负责规划、建设、招商等经济发展职能,盈丰街道主要负责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社会治理职能。按照事权财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明确钱江世纪城与盈丰街道财政支出范围和支出责任。二是强化城街统筹协调。积极探索“以城带街、城街结合”的治理新模式,重大事项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决策,城街相关部门开展定期交流,相互熟悉工作情况,充分发挥体制融合的制度优势。
智库成员倪鸿斌:明确产业发展导向,加快培育高端产业。一是加强双招双引。重点引进发展以金融、科技、总部为主导,
以体育、会展、数字内容为特色的“3+3”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国际组织分支机构等重大项目入驻。二是强化金融支撑。加强财政支持,优化政府服务,做优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机构落地、金融人才聚集、金融市场交易。充分依托萧山制造业发达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钱江世纪城资金流、技术流和人才流的高密度内循环。
青联界别委员沈建:加强生态设施配套,打造有机生命城市。一是加强城市风道建设。在已有沿江景观带、沿铁路景观带和沿机场路绿廊工程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城市风道,增强大
气生态调节功能。二是加强公园绿地建设。科学制定城市绿地、大型公园、绿化景观带建设规划,突出地域自然和文化特色,注重布局的均匀性和植物的多样性,高规格建设亚运主题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郊野公园,最大限度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三是加强地下管廊建设。进一步扩大地下管廊系统覆盖范围,着力提升地面雨水径流调蓄功能和防洪排涝功能。
科协界别委员沈铁伟:树立创新育城理念,推动创新创业发展。一是搭建创新载体平台。深化“名校名院名所”工程,扎实推进高能级创新载体建设,积极搭建智能互联的企业服务平台,加紧培育金融科技、生产性服务、数字经济、健康医疗、核心部件研发
设计等方面的高水平孵化平台。二是培育一流人才梯队。增强人才导向意识,深入实施“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三大人才工程,提高人才政策的利好值和兑现度,打造以人为本、全方位发展的人才生态格局。
科技界别委员周校庆:高起点规划布局,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是拉高标准标杆。对标国内外一线CBD、CAZ,持续优化全域总体规划和各区域详细规划,高水平做好城市设计,注重城市的未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二是坚持民生导向。以市民需求为中心,优化优质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注重交通设施超前规划,推动平面交通和立体
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三是强化“三态”融合。注重城市天际线和屋顶第五立面,加强城市空间的立体性、平面的协调性、风貌的整体性,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推动产业业态、建筑形态、人居生态“三态”融合发展。
科协界别委员杨利峰:集聚优质要素资源,注入强劲发展动力。一是完善财政体制。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钱江世纪城城市新中心开发建设的财政体制机制。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建立萧山金融产业基金,加强与国内外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合作,切实强化金融要素保障。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对标自贸区标准,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和“放管服”
改革,探索适应钱江世纪城开发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全领域、全流程行政审批体系,打造一流开放营商环境。
归侨侨眷界别委员徐国耀: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做好内外融合对接。一是增强融合发展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区委深度融入大杭州,主动接轨长三角决策部署,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推进钱江世纪城开发建设。二是促进城市形态融合。加强城市形态的协调统一,既要主动与已建成区相协调,更要带动辐射周边未建成区相统一。三是提高基础设施融合。加强道路交通、标牌标识、管廊缆线等基础设施与周边区域融合性,实现一体规划、无缝衔接。
作者:韩晨璐 编辑: